出版道德委员会(COPE)等发布《论文工厂》研究报告

来源:科技部      日期:2022-07-15

出版道德委员会(COPE)与国际科学技术和医学出版商协会(STM)联合开展关于论文工厂问题的研究。该项研究分析了6家学术出版商提供的53000多篇论文数据,访谈了大量科研人员、出版商和“撤稿观察”主办者等利益相关者,近日正式发布《论文工厂:COPE和STM的研究报告》。

在研究报告中,“论文工厂”被定义为将成批生产的论文以科研人员名义投稿给期刊并收取费用,或兜售署名权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为他们提供可轻松发表的论文。论文工厂的运作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逐篇炮制,首先是论文工厂人员撰写论文,找到拟收录论文的期刊,随后将论文挂在论文工厂网站上,售卖整篇论文或作者署名位置(通常第一作者售价最高),在投稿的过程中会推荐虚假审稿人,发表后论文若受到质疑,论文工厂可能会提供大量的专业支撑数据等。第二种模式是批量操作,论文工厂投机取巧,利用期刊特刊或会议论文集等批量提交大量虚假论文。

驱使科研人员购买论文工厂服务的原因主要有5个方面:一是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晋升、毕业的压力,科研人员不发表论文职称就无法晋升、研究生不发表论文就无法毕业。二是机构的压力和不当激励,部分医院要求临床医生晋升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部分科研机构或资助机构对发表论文给予高额奖励。三是科研人员美化学术履历,增加获得科研资助的机会。四是违规成本不高,对造假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五是科研生态导致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对论文工厂造假论文的容忍程度不同。

报告指出,仅仅依靠学术出版商的力量无法解决论文工厂问题,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努力。报告对解决论文工厂问题提出4条建议:一是加强与科研机构和资助机构交流沟通,评估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措施,构建更好的激励机制,严厉惩处使用论文工厂造假论文的科研人员,鼓励科研人员发表有效论文。二是科研人员在投稿时要发表声明,并签署诚信承诺书,对购买论文或购买论文署名权的行为要承担相应责任。三是出版商建立专家团队监控和检测涉嫌造假论文,开发检测平台和系统工具以便投稿环节发现涉嫌造假论文。研究编辑规程防范论文工厂,加快涉嫌造假论文调查和撤稿速度,提高大规模调查处理的效率。评估撤稿完整流程,研究撤稿启事在预印本数据库和论文所有存储库之间有效传播的途径。四是对主编和编辑部人员开展宣传培训,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对涉嫌造假论文行为特征的认识,开展识别造假论文项目培训,确保在投稿环节能够及时发现造假论文。

https://publicationethics.org/search?t=research-report&type%5B%5D=Research&sort=score